移动平均线使用方法
技术分析者最常用的是简单移动平均线。我们的讨论也主要集中于这种方法。有些交易者只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来产生趋势信号。在日线图上,我们把移动平均值伴随着每天的价格图线,逐日点出。当收市价格升高到移动平均值之上后,就产生了买入信号。当收市价低于移动平均值后,就出现了卖出信号。有些分析者为了进步验证上述信号,还希望看到移动平均线本身也朝穿越的方向变化(图9.3)。
如果我们采用非常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天或10天平均线),移动平均线就作常贴近收市价格的轨迹。并时常出现穿越现象。这些穿越信号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采纳这些极为敏感的移动平均线信一号,就会导致较多的交易次数(因而交易费用更高昂),并引发较多的伪信号(拉锯现象)。如果平均线过于敏感,有些短期的随机价格变化(或称“噪音”)就可能会激发错误的趋势信号。
较短期的平均值产生较多的伪信号,不过利弊总是不分家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它能更及时地揭示趋势信号。这很合情理,因为平均值越敏感,则信号出现得越早。因此这里也有一番取舍的功夫。我们的窍门是,力求找出最合适的移动平均线,一方面它很灵敏,足以及时地产生信一号,另一方面它又相当迟钝,足以避开大部分随机的“噪音”(图9.4)。
下面我们把上述比较再深人一步。当趋势持续时,较长期的平均线表现较佳。但是在趋势反转时,它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因为较长期平均线较为迟钝,它原本是从更远的距离外追踪趋势的,这样才在追随趋势的过程中,不容易与短期的调整搅在一起。正因其迟钝,当趋势反转时,它也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因此,我们给出另一个推论:只要趋势持续,那么较长期平均线就作用良好。但是当趋势处于反转过程时,较短期的平均线更适用。
于是,我们清楚了,单独采用一条平均线的做法有好几处缺陷。通常,组合使用两条或三条移动平均线更好。下篇文章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两条/三条移动平均线来指导交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