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商品投资市场。
如果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对原材料的迫切需求使商品制造商面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话,那么,适时参与期货市场,实施有效防范,规避价格风险,将是众多机构和投资人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美国后次贷危机的影响,对欧洲、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波,正在一步步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城。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普通老百姓在调整自已的投资理财方式和消费观念。
期货,因其集中“发现价格、规避市场风险”于一身的完备功能、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机制,成就了许多人追求利润实现价值的梦想;也为许多机构套期保值,成功抵御价格波动提供了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石油、铜、大豆、矿石、农产品等众多资源型原材料的供应,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市场的剧烈波动,增加了使用期货规避的需求,更多的中国企业把目光转向期货市场。在这个环境下,应该说,中国的期货市场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形势的发展逼迫着国内企业家们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锁定经营利润,这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诚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危”与“机”总是并存的。“期市有风险,审慎可化解。”就商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总是墨守成规,固守传统经营模式,不参与期货交易,将有更大的市场风险,一旦赖以生存的材料行情巨变,企业将无药可救。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5月上旬,期市持仓量增加了43%,国内期市保证金总量由2008年底的460亿元增至约700亿元,4个月内增幅超过50%。2009 年以来,代表期货市场资金总流入情况的持仓量大幅增加。截至5月12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达466万手,较去年底增加了43%。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大期货品种持仓总量为179万手,持仓量增幅为67%。

评论